> 文章列表 > 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的出处是哪里

你是否好奇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这句诗是哪里来的?它可是出自唐代诗人李洞的《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》呢!这首诗不仅让我们认识了李洞,还带我们感受了他的旅途艰辛和求取功名的无奈。你知道吗?李洞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,写有170多首诗,其中不少都与蜀地有关。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写蜀地呢?也许是那里的山水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吧!

诗中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凄凉?寒梅在冬天折落后才离开蜀地,是不是暗示着他在蜀地的时光很短暂?为什么非要等到寒梅折后才离开呢?可能是因为他在蜀地经历了许多,不想匆匆离去吧!

再看看“腊月圆前未到京”这一句,似乎表达了他赶考却没能及时到达京师的遗憾。诗中的“风卷坏亭”“雪糊危栈”让人感受到他旅途的艰难,是不是像在说“这路真不好走啊!”

李洞的诗风偏向冷峭,可能有人觉得他的诗有点难懂,但正因为如此,他的诗才更显独特。为什么他喜欢写这么另类的诗呢?也许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吧!

所以,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李洞人生经历的写照。他的诗里藏着蜀地的美,也藏着他对功名的渴望和无奈。下次读诗的时候,记得多想想诗人背后的故事,也许会有更多发现呢!

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出自唐代李洞的《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》。

“寒梅折后方离蜀”全诗

《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》

唐代 李洞

客卧涪江蘸月厅,知音唤起进趋生。

寒梅折后方离蜀,腊月圆前未到京。

风卷坏亭羸仆病,雪糊危栈蹇驴行。

文昌一试应关分,岂校褒斜两日程。

作者简介(李洞)

李洞,字才江,人,诸王孙也。慕贾岛为诗,铸其像,事之如神。时人但诮其僻涩,而不能贵其奇峭,唯吴融称之。昭宗时不第,游蜀卒。诗三卷。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(残句六句)流传至今,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,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,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