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庶为来者惧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庶为来者惧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庶为来者惧”这句话,出自苏轼的《和陶杂诗十一首》,字面意思是希望后来者能以史为鉴,心生敬畏。这话听着很深沉,但细究一下,其实是在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:历史是面镜子,照见过去,也指引未来。但问题来了,为啥我们总是重复历史的错误呢?是不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,却没看到镜子背后的教训?

就像苏轼,这位北宋的“全能型选手”,诗词书画样样精通,却在仕途上跌跌撞撞。为啥?因为他太真,真得让人怕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才华和正直未必能换来顺风顺水,但至少能让人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清晰的身影。

所以,当我们面对“庶为来者惧”时,不妨多问一句:我们学到了什么?是仅仅记住了这句话,还是真的从中汲取了智慧?毕竟,历史的教训摆在那儿,但如何避免重蹈覆辙,还得看我们自己。就像吃烧烤,明知道可能会上火,但不吃一口,怎么对得起那张嘴呢?——当然,吃完了记得喝点凉茶,这才是真正的“来者惧”啊!

“庶为来者惧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庶为来者惧”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和陶杂诗十一首》。

“庶为来者惧”全诗

《和陶杂诗十一首》

宋代 苏轼

孟德黠老狐,奸言嗾鸿豫。

哀哉丧乱世,枭鸾各腾翥。

逝者知几人,文举独不去。

天方斲汉室,岂计一郗虑。

昆虫正相啮,乃比蔺相如。

我知公所坐,大名难久住。

细德方险微,岂有容公处。

既往不可悔,庶为来者惧。

作者简介(苏轼)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